2011年3月29日火曜日

日本地震反思:核电恐慌,与技术无关

日本地震反思:核电恐慌,与技术无关     

  _____  

南方都市报    2011-03-20 23:54:19      
       
http://news.creaders.net/photo/  

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地震后引发"核泄漏"恐慌。

  南方都市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人们不难理解恐慌的弥漫:技术精英的自负与官僚化的政府(或核能公司),再加上一些无法预料的意外灾难很容易酿成 安全危机。从这个层面来看,公民参与的意

 http://d1.openx.org/lg.php?bannerid=243019&campaignid=90438&zoneid=96611&OABLOCK=86400&OACAP=20000&OASCAP=20000&OACBLOCK=86400&OACCAP=20000&OASCCAP=20000&loc=1&referer=http%3A%2F%2Fnews.creaders.net%2Fheadline%2FnewsViewer.php%3Fnid%3D465663%26id%3D1050838%26dcid%3D15&cb=ee1b75d42a&r_id=6c3e3fb829d0a32619490ea30ce6dd35&r_ts=likhcc

http://d1.openx.org/ck.php?n=a56c381c&cb=6044381366
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通过建构社会压力,以邻避主义的行为模式,实现与决策者的互动平衡,让技术背负上伦理的责任。

  这不仅仅是一场自我拯救,更有社会公意的抱负存焉。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引发的"核泄漏"恐慌正在中国蔓延。

  3月16日,在绍兴、宁波、福州等东南沿海城市首先开始出现抢盐潮,不少居民纷纷奔走超市抢购盐以备战日本核辐射污染。出现抢盐潮原因有二:一 是传言吃碘盐可防辐射,二是谣传核泄漏污染了海盐。旋即,从北京到普通的乡村,食盐被抢购一空,甚至有人在微博上恶搞:大和(核)民族,盐慌子孙,有点 (碘)意思。

  地震及海啸可能造成逾万人丧生,再加上数以亿万计的物质财富损失,都未让日本社会的脚步紊乱,因为这后果看起来虽然像世界末日,却仍是局部、暂 时和有形的。然而,那看不见的阿童木(ATOM,原子)改变了这样的局面。这种恐慌甚至弥散到了太平洋的对岸。东京的人们开始向南移动,而在美国西海岸, 人们将碘片抢购一空,他们以为日本上空西南方向气流,将裹挟着未知的核物质飘洋过海。

  恐慌是对处于能力之外的未知的忧惧,自从人类发现了核秘密,核一直未揭去那层神秘面纱,现实中处理这种可能链式裂变的原子,是人类最高难度的动 作。因为未知,核材料严重泄漏就不能与地震等量齐观了。核辐射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造成人类不可接触的"黑洞",而且"黑洞"的存在几乎是永久性的,事 实上防不胜防。从1979年的三里岛事件,再到1985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爆炸500多万人被辐射,其中十万人陆续死去,被污染的土地需要历经800年才能 恢复生机,对人类来说,核,就是幽灵,所以才会有美苏超级大国相互确保摧毁,使得虽然穷兵黩武几十年但终不敢放出一枪一弹。

  专家技术精英的傲慢

  人类往往在技术的进步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勇气。

  2007年,日本北部的超大型柏崎刈羽核电站曾面临与今天福岛一样的危险。这座电站规模位于全球前列,可抗震级别却远低于当时的地震震级 (6.8级),其中一座反应堆受到的震动甚至超过其抗震能力近2.5倍,但事故最终未酿成悲剧性后果。日本政府由此得到一次难得的宣传机会:柏崎刈羽的例 子说明,我们没有必要担心。

  日本的技术精英抵挡住了史上最高级别的地震,但没有预料到呼啸而来的海啸淹没了核电站冷却系统所需要的柴油发电机。事实上,此次地震发生的最 初,当福岛核电站遭遇相当于其抗震能力5倍的地震时,并未立刻发生爆炸和泄漏,日本也一度忍不住为技术的伟大喝彩。

  技术决定论,永远过于乐观和盲目。切尔诺贝利的管理失误,在日本这个人才充足管理严谨的国家,不太可能发生,他们以自己管理的周密无缝蔑视切尔 诺贝利落后。其实也正是那些拥有管理和操作经验的工人,应对了过去一个个小的危机。在福岛,在日本其他的核电站,一个螺丝钉的松动,都意味着一场前所未有 的灾难即将到来,工人们常常会化解这些危机,这些转危为安的情况都有据可查。更好的技术,更好的管理,福岛似乎足以傲视切尔诺贝利。不过,面对人类的思 考,上帝其实已经在发笑,大自然为此埋藏了一个更加严密的预设,以地震加海啸这样极罕见的方式,最终证明人类的冒险行为是与巨大代价相伴而生的。

  福岛核电危机再次让人思考,与科学相关,但也不仅仅是科学。关于什么是科学,卡尔.波普尔说,科学其实是可以被证实又可以被证伪,也就是说科学 永远存在着各种漏洞。

  但科技的确是在进步,长期浸淫于此的技术精英们常常陷入这样的思维窠臼,技术似乎真的成了可以完全掌握在手的决定力量,总给人一种"今日我已红 缨在手,他日必将缚住苍龙"的感觉。环保部核与辐射防护中心总工程师柴国旱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分析道,相对于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福岛核电站的确是在进 步,它最坏的结果不可能超过切尔诺贝利,福岛只是氢气爆炸而不是核爆炸,甚至最后也不需要通过硼酸以及注铅"永久性封存"(俄罗斯单单为此便投入了上千亿 美元)。

  国外也有不少核科学家坚持类似的观点,以法国和美国的一些科学家为代表,"福岛核电站危机未必会是一个坏事,它最后的处理结果可能会证明,核电 站并不意味着更大的伤亡",无论是相对火电所需要的煤矿背后的死亡率,还是其它的自然灾害,核电的技术进步,会不断让它"更清洁、更安全"的光环更加名符 其实。

  柴国旱总工对南都记者说,目前我国的核电发展很快,短期内福岛核电站肯定会带来影响,对公众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长期就不好说了。每一次事 故都是进步的阶梯,可以在这个基础总结教训。柴说,根据福岛暴露的问题,他们会重新评估提出一些建议,包括有些核电厂建设的时间比较长,当初法国要求相对 低一些,针对这样的情况做一些改进。柴最后仍不忘盖棺论定,总体上来讲核电的安全是有保证的。

  这种技术精英的态度,在很多核问题专家那里都可以看到。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研究员夏益华对南都记者颇为骄傲地说,日本福岛核电站所运行的是上世纪 70年代的技术,现在的技术则先进得多,90年代的第三代技术已经解决了福岛所遇到的问题;用他的话说,"是完全安全的"。但他解释这并不是打包票,"要 知道,什么都有风险,坐飞机也有风险,火电站也有风险"。

  "邻避主义"的回潮与超越

  核电技术的年代更近,所以更安全,这样的逻辑同新生儿不容易得病的道理有几分相像,因此也很难以服众。虽说其它能源开发与核电一样存在着风险, 但风险与风险之间仍存在巨大区别。更何况,人类不仅仅有技术,还有公平一说,看管上万年的核废料也需要电力跟石油,在未来的一天,这些管理核废料的能源总 使用量会绝对超出核电所产生的能量,那时候负责管理这些东西的不是我们,而是往后世世代代的子孙。这,有没有一个代际公平的问题?

  人们不难理解恐慌的弥漫,技术精英的自负加上一个官僚化的政府(或核能公司),再加上一些无法预料的意外灾难很容易酿成安全危机,就如福岛核电 站所揭示的那样。人们也都会心存疑惑,新兴市场国家追求速度的热情,显然会令核电站建设质量与运行监管体系的安全性要求都逊于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这里又 究竟存在多少巨大的隐患?

  因此,在福岛核电危机之后,伴随着恐慌,世界各地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邻避主义"反核电运动。那些已经具有核电工业的国家,几乎都会面临"邻避 主义"(英文Nim byism,Not In My Backyard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意思是"不在我后院")的困扰。在西方的环保运动中,邻避主义者抵制包括小到垃圾焚烧厂大到核电站在内的,一切可能对 居住环境产生影响的设施建设,即使在热衷于核电并让核电成为能源甚至是整个国家的支柱日本、法国(法国能源供应主要来自核电,并向国际上出售技术),"邻 避主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只是在这些国家,邻避主义环境运动常受到力量更大的技术精英、官僚体系以及大型公司的联合挤压。

  福岛核电站之后,法国绿党率先行动起来,要求对是否继续发展核电进行全民公决,但遭到了萨科齐的断然拒绝;德国数万人走上街头,欧盟境内共有 143座核反应堆,其中17座在德国,多已老化。本来就对核电不太热衷的德国,立刻"借坡下驴",默克尔不但宣布暂停运营部分核电站,而且确认了2022 年全面退出核能的政策。意大利政府坚持按原计划重返核能,但出于民意的压力,预计该国6月将就此举行全民公投;比利时有可能会对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的原计 划作出修改;瑞士政府暂时冻结所有新建核电站的计划。为给民众吃定心丸,欧盟各国能源部长15日也在布鲁塞尔特别会议上,就欧盟将首次对境内所有核电站统 一安全审查达成一致。

  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运动的历史与实践来看,因为公众参与和"邻避主义",政府主导核电计划的意志与民意之间即使不是一种平衡的状态,但至少 二者保持着相当的张力,政府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志,需要更多地对民众意愿加以考量,包括选址布局、监督管理以及相关的信息公开。而且邻国之间在核电危机问题 上有着共同的利益,欧盟国家的统一审查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也得以确立。

  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相关约束性标准,也是力图规范看似各国独立主权行为实则关涉全球共同利益的核电开发。这些标准只是软性约束。下一步,各国 对核电开发的全球风险共识越来越多,国际层面的协调监管机制同样需要尽快确立,使得各国核电站在接受国内管理的同时,也必须得到外部严格的监管,确立统一 规范的监管标准,需要定期发布由官方、公司与国际机构等共同检查获得的安全报告。

  公民自身的蝶变不可缺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科技史的教授刘兵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认为在有争议的核电项目中,很少看到各方进行公开辩论,使得部分技术专家与投资方 的利益实现共谋,科学旗号下,实则控制着信息的共享。他认为,不仅仅是核电,大的有争议的科学技术项目,比如对于转基因、修水坝,人类现实阶段能力,经常 是出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为了在局面变得最糟之前更警醒一些,公开的听证是最好的办法。相对于技术精英闭门决定,这种保守,其实是一种积极的保守。

  从这个层面讲,公民参与的意识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通过建构社会压力,以"邻避主义"的行为模式,实现与决策者的互动平衡,让技术背负上伦理 的责任。这不仅仅是一场自我拯救,更有社会公意的抱负存焉。

  这种抱负显然还要诉诸于己。当有节制的生活方式,成了每个人的自我诉求,一种新的生活伦理才可以建立起来,也才可能真正建立起有远谋、有能力、 可负责的公民社会。否则,现实的选择便只有被动等待,当越来越多的灾难,越来越多的束手无策,世界最灰暗的一天会不会真的要降临?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